快3app_(中国)企业百科
快3app2023-01-31 16:05

国考报名人数创近十年之最!浙江最热职位千里挑一******url:https://m.gmw.cn/2023-01/07/content_1303247439.htm,id:1303247439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于1月7日、8日举行,本次共计划招录3.71万人,相比2022年度扩招18.7%,这是近十年来招录人数最多的一年。

  今年哪些职位竞争激烈?浙江情况如何?面对一年一度的国考,考生们如何选择?浙江新闻梳理了国考热背后的数据。↓

  本次国考首次突破250万人,共有259.77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招录比约为70:1。

  10余年来,国考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自2009年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00万,此后10余年,国考的报名人数都在百万以上。

  2023年国考“最热门”的岗位是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三),该职位仅招录1人,竞争比达到5872:1。

  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显示,该职位属于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工作地点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要求数学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电子商务类专业报考,学历要求大专及以上,不限政治面貌,不需要基层工作经验。该职位虽对专业做了限制,但其他招考条件较为宽松。

  梳理发现,报名最热的十大职位中,除了上述这个排名第一的职位以外,其余9个均分布在直辖市、省会城市、东部沿海省份的地级市。

  本次国考,浙江地区共招录1746人,设置798个职位,招录人数相比去年增加153人。

  2020年度国考是新修订的公务员法实施后第一次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浙江地区竞争最激烈的职位均来自国税系统。

  2023年度国考浙江地区最受欢迎的职位是“国家税务总局湖州市税务局稽查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一)”,计划招录1人,最终吸引了超过1000人报名。

  从招录人数和竞争比来看,国税系统依然是浙江的“招考大户”,本次国考共计划招录1400人,职位数为583个;其次是海关,计划招录96人,职位数为63个;排名第三的是银保监会,招录人数为78人,职位数为36个。

  转自:浙江新闻客户端 监制 方力 策划 金妍 编辑 陆文琳 设计 王汝吉

快3app

2023年湖北省科技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1月7日,2023年湖北省科技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指出,过去五年,湖北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稳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议现场。杨光泗 摄

  2018-2022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由6590家增至2万家,增长203.2%;科技型中小企业由3500家增至2.4万家,增长585.27%;技术合同成交额由1237亿元增至3000亿元以上,增长14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6653亿元增至1.1万亿元,增长65.3%;全省研发人员由25.74万人增至35.36万人,增长37.4%;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由822亿元增至1160亿元,增长41.1%;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1.96%增至2.32%,提高0.36个百分点;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由67.44%增至72.15%,提高4.71个百分点。湖北研发投入、技术合同成交、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能级创新平台、高端人才数量等系列创新指标稳居中部第一,区域科技创新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2022年,湖北以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加快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湖北科技支撑引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湖北科技工作高位部署聚力推进,取得里程碑式重要进展,交出亮眼“成绩单”,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功获批。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等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数量居全国第2。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进展顺利。湖北科技工作实现主要指标大幅提升,跑出科技强省建设“加速度”,湖北省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稳居全国第8、中部第1,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72.15%,较上年提高2.82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预计突破2万家,同比增长超过37%;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超过2.4万家,增长达7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1.1万亿元,增速超过10%;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3000亿元,增长超过40%。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160亿元,增长超15%。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关键之年,是湖北科技自立自强年。力争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0%、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超过10%、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5000家以上、培育科创“新物种”企业100家。

  会议通报了2022年湖北省科技工作重点指标数据完成情况,武汉市科技局、襄阳市科技局、宜昌市科技局、大冶市科技局、湖北洪山实验室、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同志作大会交流发言。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夏静 通讯员朱勇进 冯星星)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快3app地图